第429章 颜面丧尽-《隋朝大老板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内史侍郎萧瑀也点头赞同了苏威的提议,又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想法,“咱们一边在雁门城等待救援,一边派人去求义成公主帮忙,让她也想想办法。”

    萧瑀的想法,来源于刘邦故事,当年刘邦遭遇白登之围时,便用了陈平之计向冒顿单于的妻子行贿,这才得以脱险。

    萧瑀的提议有章可循,自然引来了众人的一阵附和。

    事实上,萧瑀的这个意见非常到位,但眼前有一个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,就是如何固守城池;假如城中的士兵士气低下,可能等不到朝廷救兵到来,城池早就被突厥军给攻破了。

    虞世基看着厅中一时鸦雀无声,当即面无表情地说道,“不如陛下亲自去抚慰士卒。”

    虞世基向来就喜乐不露于形,悲怒不显于颜,杨广一时也看不出他的真正想法,只是追问道,“怎么个抚慰法?”

    “第一,告诉士兵,如果大家能平安返回东都,朝廷将不考虑出兵征战高丽;第二,凡是守城有功者,返朝后将可得到重封重赏。”虞世基当即把早就考虑过的两个问题的答案说了出来。

    杨广听了,脸色便是一沉,临时行宫内更落针可闻。

    杨广此次北巡,其实骨子里有两个想法,最重要的当然是面子问题,--如今大隋周边的大国中,最显眼的除了高丽便是突厥,在三征高丽中吃了亏的他,此时去突厥无非是早点面子回来。

    杨广觉得,如果突厥能在自己面前服服帖帖地,即便自己在高丽面前没讨着什么好处,至少在其他国家面前还能保持一点尊严。

    其次,杨广也是希望能够说服咄吉一起讨伐高丽的。

    之前杨广但凡要征服哪个小国时,突厥总是第一个站出来要做先锋的,杨广也常常给他们面子,比如说契丹之战;第一次征伐高丽时,杨广觉得应该易如反掌,所以并没想过让突厥帮忙,事实上那时候咄吉没有主动请战就已说明很多问题了.......

    后来的两次,杨广认为堂堂大隋竟然接连拿不下高丽,面子实在挂不住,所以依然没有要求突厥出兵帮忙。但现在情况不同了,先隋朝国内局势紧张,再者,突厥的态度也远远不如原先恭敬隋朝。

    因此,杨广必须拉突厥一起出兵,只有这样才能减轻自己的担负,而且还能保证突厥与大隋站在一条线上。

    可现在,真是我本将心向明月,奈何明月照沟渠!

    杨广现在再听到“征高丽”,脸上都觉得臊得慌,不过,他的骨子里还是希望高丽有一天会对自己心服口服.......

    杨广沉吟许久,才点了点头道,“虞爱卿说得没错,而且还得把重封重赏这个问题说具体些,效果才会更明显。”

    群臣皆是喜形于色,精神大振,杨广却有些不情愿的扭过了头去。

    虞世基听着杨广采纳了自己的建议,当即趁热打铁道,“向天下郡县征召勤王,可能时间上来不及,臣还是建议不能放弃这个希望。”

    杨广点了点头,问了一个最实际的问题,“募天下之兵勤王,不知谁可突围送信?沟通义成公主,又该让谁前往?”

    众人面面相觑,从四十万大军的包围中突围,谈何容易!

    裴元庆见无人请命,当即站了出来,“末将向陛下推荐一人,或可到得突厥王庭。”

    杨广点了点头,示意他继续说下去。

    裴元庆缓缓说道,“便是马邑郡丞李靖。”

    杨广听得李靖之名,立时想起了当年的那只国家马球队,又不由想起苏游来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