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六章 皇叔遗言-《大宋好时光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赵元俨推荐赵德文,正是这个缘故。
    皇族长者、贤者,是为数不多的皇叔,如果加郡王爵,虽说是远支,却也能盖过赵允让。
    任宗正卿,朝野必心服口服,挑不出毛病。
    与此同时,还能笼络太祖、秦王系的宗亲,引为臂助,可谓一举数得。
    “皇叔苦心孤诣,朕省得。”赵祯重重点头。
    “还有…你母亲的事……”
    赵元俨提到的是赵祯生母李宸妃,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的主角。
    李宸妃本是皇后刘娥的侍女,后得幸于真宗,生下了皇子赵祯。
    但赵祯自幼由刘娥抚养,直至成年都不知生母另有其人。
    直至明道二年太后刘娥病逝,赵祯才从赵元俨口中得知生母之事。
    可惜那时,李宸妃已经病故多年。
    不曾承欢膝下,不曾尽过分毫孝道,甚至不曾见面,喊一声娘亲。
    赵祯很难过,很伤心。
    追封生母李氏为太后,是为唯一能做的事情。
    然而,唯一的尽孝之举被百官阻拦。
    理由是尊卑有序,哪怕李氏是皇帝生母,但生前是妃嫔妾室,名分早定,不能追封为后。
    宋朝不似后世明清有母后、圣母皇太后,两宫并尊的说法。
    尽管皇帝一片孝心,但百官拒不执行,也无可奈何。此事一直僵持着,李宸妃始终不得升祔太庙。
    许久以来,也算是赵祯的一块心病。
    “此事或有转机。”
    赵元俨道:“百官以尊卑为据,再有理,也抵不过官家的一片孝心。
    只要有个德高望重的人出来说句话,百官会让步的,这个人,孤替受益找好了。”
    “八叔…”
    “吕夷简!”
    去岁吕夷简私交荆王被弹劾,称病致仕,朝野为之震动。
    却一直没有人知道,吕相公与八王爷来往,到底在谋划什么。
    而今,谜底揭开了。
    赵祯双目通红,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