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
“胡说八道!”罗氏从门口进来,正巧听到八娘的最后一句话,又窝心又难受,她这辈子丈夫好闺女好,如今分了家日子也好,就独缺了一个儿子的缘分。
“娘!”
“三婶儿。”
罗氏朝五娘笑了笑,“瞧着精气神儿都回来了,就是这脸太白了,今儿个在三婶家吃饭,三婶儿特意炖了只乌鸡,给你补补身子。”
五娘整张脸
五娘整张脸都笑了,“谢谢三婶儿。”
八娘嘟囔,“我们生病时也没见娘这么舍得……”
罗氏一巴掌拍过去,“娘倒是想做,也要家里有才行啊。”
五娘连着来了几日,罗氏早早就炖上了,这会儿来说的时候已经差不多能开饭了,陪着几个女孩闲聊了几句,就喊她们洗手吃饭。
饭桌上,罗氏给五娘盛了满满一碗鸡肉,又特意用另一只碗撇了一碗鸡汤让她先喝了,五娘微红了眼,“三婶儿……”
再去看周围,二娘、三娘含笑看着她,八娘虽说嘟着嘴,叫嚷娘偏心,却没有半分嫉妒,小十二瞪大了乌溜溜的眼睛笑眯眯的盯着她瞧,十一娘眸光淡淡,似看透了她此刻的心思。
五娘垂下头,眼眶一热,几颗泪珠滚入冒着烟气的鸡汤中,被伸手夹了筷子菜往她碗中放的夏承和瞧见,揉了揉她的头,“这孩子,咋还哭了?赶紧趁热喝了吃菜,这两道萝卜焖羊肉、肉片莴笋是十一娘特意给你做的,对补血很好,你这身子得多养养……”
“嗯。”五娘哽了一个字,抱着碗一鼓作气全喝了,放下碗时,眸子已是清清亮亮的,虽然还有些红,却满带笑意,尝了十一娘的菜后惊讶的瞪大眼睛,“十一娘啥时候做菜这么好吃了?”
一桌子人轻笑,八娘特骄傲的拍着胸脯道,“我们十一娘天生就会做菜,以前是没机会,现在嘛……嘿嘿。”
五娘嗤了一声,“说的像你会做菜一样。”
八娘就指着她手边一盘清水白菜道,“喏,喏,这个可是我亲手做的,你别看清汤白水的,我可是学了好久才会,今天第一次做,你尝尝看,绝对不比十一娘做出来的差!”
五娘很是不屑的轻哼,筷子却在八娘的期盼眼神中落在了那道菜上,平素不甚起眼的白菜竟带了说不出的鲜美,八娘得意的挑眉,“好吃吧?”
五娘点头,“还凑合。”
八娘一点不以为杵,“偏不告诉你是怎么做的!”
五娘还嘴,“谁稀罕……”
几人看着二人斗嘴,不时发出轻笑,不时往她碗里夹菜,她笑着接了,还嫌弃八娘夹过来的是菜帮不是菜叶她不喜欢。
低下的眸子却再次红了。
她这么做,是不是又错了?
三叔、三婶,二姐、三姐,八娘,十一娘,对……不起。
没过几日,李家娶二媳,一个村子的人都出动去帮忙凑热闹,八娘早早拉了五娘与十一娘来李家瞧新娘,却等到肚子叫三遍也没盼来花轿进门。
“该,三婶喊着让你多吃点,你偏不吃,这会儿知道饿了吧?”
八娘没力气同她吵,趴在十一娘肩头斜了她一眼,五娘吃吃笑了几声,从袖子里掏出一个纸包,“给,我临走带了几块糕点,你先凑合吃吧。”
是十一娘特意做的补血行气的红枣糕。
八娘嗷呜叫着扑过去,抓了就往嘴里塞,五娘摇头笑,捏了一块递给十一娘,“十一娘……”
十一娘摇头,“我不饿。”
“你呆会儿想吃可没有了。”说着一口将糕点吞了下去,嘴里不忘问,“你这糕点咋做的?能教教我不?”
有什么不能的,只要她别没事找事,什么事儿都好商量。
几个人便窝在洞房房间旁边的小屋子里,一个狼吞虎咽,一个含笑倾听,一个仔细讲解,春日的阳光带着暖意照射进来,落在几人身上,很暖很祥和。如果没有那道冬日未褪去的寒冽之气的话……
李家二叔的媳妇是隔壁村的,与黄氏的娘家一个村,好在人与黄氏并不一样,是个脾性温和,行事落落大方的女子,李家二叔掀开盖头就笑开了颜。
半道,五娘闹肚子,没等到众人闹洞房就要去茅房,八娘笑她,“瞧你这身板虚的,得赶紧补!”
五娘难得的没有还嘴,深深看了她一眼,转身跑了。
十一娘心头不适一闪而过,便未再留意,不想,酿成祸端。
“哎哟,这小子脸红了,哈哈……”洞房内,几个媳妇子在调笑新郎官,李家二叔好脾气的一直笑。
“模样俊,一手绣活,又能持家,李老二,你可是捡着个大便宜。”
“可不是,这黄家姑娘可是村里数一数二的能工巧手,一幅刺绣能卖上一两银子呢!”
“哎呀,这说的,李老二可不是娶进一个金元宝,那不得每日揣在怀里抱着暖着……”
“说不定关了门洗脚水都能端到跟前儿,床上嘛……”
几个妇人笑着说些荤段子,新郎官与新娘的脸都红通通的,李家二叔瞧着新娘的颜色就喜欢的不行,恨不得立时就是只剩两个人的洞房。
一屋子人笑闹了许久才放新郎官去外面吃酒,说是吃酒却是被灌酒,李家大叔陪着被灌了不少,夏承和不免也帮着多喝了几杯。
罗氏与李家婶子与来帮忙的妇人招呼客人,忙的脚不沾地,十一娘与八娘看完闹洞房,也没等到五娘,八娘出去找,转了一圈回来,“茅房里没人,不知道是不是先回去了?也不打个招呼就走,真是的。”
十一娘笑笑,小十二早撑不住睡倒在十一娘怀里,姐妹两个本想带着小十二回家,被李家奶娘接到自己屋里,“你们回家也没晚饭,不如把小十二放我床上,我帮你们照看着,你们俩去外面吃饭。
外面吃饭。”
云州府的规矩,不管穷富,娶亲当日,都要开流水席,从中午吃到晚上,区别不过是酒菜的好坏罢了。
十一娘几人,先前为了不被人发现偷看,硬是一直忍着没出来。
十一娘小心翼翼的将小十二放在炕上,与八娘一起去外面吃了个饱。
待一家人踏着月色回到家中时,已是半夜,各自洗漱休息不提。
翌日,又去李家收尾,到时,正在认亲,新娘子已换了妇人的发型,斜插着一支金钗并一朵大红绒花,一身枣红色小袄棉裙,耳坠大红穗子,很是喜气。
李家奶奶笑开了一张脸,指着夏承和与罗氏对二儿媳妇道,“这是你夏家三哥,夏家三嫂,为人都是极好的,这次也亏的他们忙前忙后,你们也去见个礼。”
“这怎么使得?”夏承和忙摆手,李家奶奶笑着道,“使得使得!你与大郎跟亲兄弟也没啥两样!”
新娘子就笑着走过去福了一礼,“三哥,三嫂。”从带来的礼物中挑了一个荷包并一双鞋,递给罗氏,“不知道鞋合不合三哥的脚,是大哥的尺寸。”
罗氏笑着接了,“你三哥与你大哥的脚是一样的尺寸,这瞧着能穿。”
说着,从袖中掏了一个荷包递过去,“这是我和你三哥给你们小两口的,弟妹别嫌弃。”
新娘子笑着接了,也没多在意,等忙完第一天,晚上坐等下拆开来看时,惊讶的瞪大了眼睛。
“这……”忙去唤她家新婚丈夫。
李家二叔也是一惊,随即笑了让妻子收起来。
“这……太贵重了。”
李家二叔就笑着去拆自家大嫂给的荷包,拿出来一瞧,与罗氏送的是一样纯色的金钗,不过是花样纹路不一样。
一个喜鹊树梢,一个牡丹花开。
新娘子也跟着笑了,“让大哥和三哥破费了。”
“大哥小时候皮,夏天偷跑去河里洗澡,溺水被夏三哥救了。所以我家跟夏三哥走的近。”李家二叔看着灯下娇美的妻子,笑,“媳妇,村子里谁咋说你都不用理,只记着夏三哥是跟大哥一样的亲人,就成了。”
新娘子点头,笑着偎进丈夫怀里,“管他人闲言碎语,我们自过我们的好日子!”
李家大叔哈哈笑,一口亲在新娘子的额头,“说的是,我们自过我们的好日子,让他们去眼红……”
三日回门后,新娘子(小黄氏)第一个去了夏家找罗氏。
“我当姑娘时做的一些小玩意儿,拿来给侄女们玩儿。”
说是小玩意儿,却是个个都精致的,拇指大雕刻了花鸟的耳坠,小巧讨喜的珠花,几朵云州府才有的绸花。
罗氏自然明白小黄氏的意思,笑着让女儿们接了,待她更多几分亲昵。闲聊之间也更随意,还安慰小黄氏,“虽说二叔现下是在别人家当工,等过两年攒些银钱,咱也一样开个铺子,做个东家……”
“正是这个理儿,我们还年轻,再多学学。少不得以后要麻烦三哥三嫂……”
“自家人哪还需要客气……”罗氏笑。
十一娘冷眼旁观,小黄氏说话做事极其周到,是个聪明的,跟她娘说话时却半分心眼都没用,一双眸子清澈的一眼就能看到底。
听说女工持家都极好,看来,李家二叔是娶了个宝贝。
几人正聊着,大门突然被人从外面踹开,江氏一脸杀气的冲了进来,“罗玉英,你把我家五娘弄哪儿去了?”
“五娘不在家……”罗氏惊讶,起身问。
江氏红着眼,指着大门外还没进来的夏承和道,“你家男人说五娘这几日都没来,可她这几日也没回家!你说,她去哪了?”
------题外话------
五娘此人,唉~
美人儿们,午安!
感谢亲们送的月票,评价票,么么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