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四十一章 大家-《都市雷电掌控者》
第(2/3)页
在这个有着丰富知识的人的旁边,还有一个学识更胜于其十倍的存在。在这个学识的高度上,世界是并不是非黑即白,并不是凶残险恶,既不是朗朗青天,也不是灰暗阴霾。
在这个学识入渊似海的人眼中,这个世界,是按照某个既定的规则流转运行的。阴霾之中有阳光,青天之中有云朵。这样的规则轮转,人间普通的善恶道德,并不能将其束缚。一切于晦暗之中,直指本真。
如今后世之人推崇的大家们,包括鲁、郭、茅、巴、老、曹几个,大多也不过是停留在第二个境界而已。太多愤世嫉俗的人,也只不过是学识不够,心胸格局有限的第二重境界的存在。只有那个寿元最长的存在,才在晚年达至第三层境界。
而辜鸿铭早已经在第三层境界,俯视芸芸众生。
辜鸿铭生于清末,英吉利人以坚船利炮叩开华夏门户。华夏自身难保,自明朝以来,在南洋积累的影响力尽丧的时代。其出身,也是富贵之家,并且是华夏血脉与欧罗巴血脉的混血。
孩童时,便天资卓绝。被南洋的英吉利橡胶园园主相中,尽心培养。并将其带到了英吉利求学。辜鸿铭以其卓绝天资,在欧罗巴求学期间,游学普鲁士。精通了英吉利、法兰西、普鲁士、拉丁、希腊、马来亚语等九种语言。
辜鸿铭先后就读于爱丁堡大学和莱比锡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。在当年于普鲁士拥有极高地位的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的百年诞辰会上,用多种语言,做了即兴演讲。
才气横溢,震动欧罗巴诸国。
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,堪称那个时代的第一人,后来清末民国的学问大家,远远不及。在辜鸿铭面前,和文盲也差不了太多。
而辜鸿铭也因其纵横才气,与当日欧罗巴上层,交流颇多。一八九八年,东瀛一代名相,图谋华夏至深的伊藤博文,会晤辜鸿铭,被辜鸿铭怼的够呛。
当年,辜鸿铭见华夏时事倾颓,曾多有关于华夏与欧罗巴诸国思想对比探讨的文章,发表在诸如《泰晤士报》等报刊上。于诸国联军攻入华夏,明京沦落时,结集出版。名为《尊王篇》,其中有大量关于义和团的文章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