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2章 高风亮节-《喷神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刘渊明看了史妮可一眼,又看了看冯见雄,露出一个“你懂的”的佩服表情。

    按说做教授的对学生之间的恋情肯定是不了解的。但冯见雄两年前跟史妮可分手的事儿太高调,还上过校广播台,所以谁都不免会听到风声。

    “你小子可以啊,公然分了两年的女朋友,还随叫随到。这样好,大家轻松。”刘渊明贼笑了一下,一副想跟冯见雄建立“一起女票过女昌”交情的猥琐样。

    人生三大铁,一起同过窗,一起女票过女昌,一起扛过枪。

    两人师生辈分摆在那里,同窗太可笑了。扛枪是粗鄙之人干的,剩下只有一起女票过女昌。

    “不是你想的那样,这里面也是难言之隐,保护对方。”冯见雄叹息了一声,自问并不是对方想象那种程度的禽兽。

    “我懂我懂,这也是怜香惜玉么,啧啧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很快,换了登机牌,过了安检,两小时后,飞抵京城。

    前两天的行程,还是比较紧凑的,刘渊明带着冯见雄一起,参加了几个学术圈的饭局。

    当然,并不是直接可以决定论文用与不用的评审人员。

    刘渊明也用不着去见那些评审人员,毕竟以他目前在圈子里的学术招牌、冯见雄架构的论文质量,哪怕不打任何招呼,也是可以全部成功发表双核心的。

    之所以还要酒具,只是时间上帮忙腾挪一下——有资格上的大佬学者不少,要为刘渊明腾位置,就少不得把其他大佬的文章稍微调整一下档期。这时候,背后的各种利益纠葛,让期刊负责外联的领导去解释一下,告诉对方并不是被下掉了,而是装模作样小改挪到下一期,不伤和气,就很有必要了。

    对方跟第三方打招呼也是要成本的,活动经费由冯见雄出再合理不过了。

    “冯同学真是后生可畏啊,以后希望踊跃投稿。”

    “这几年法学界的论文偏重学术理论的有些过多了。把司法实践和理论高度结合起来的建设性文章,相对不够啊。成名的律师肚子里真有干货,也不肯往细里写。冯同学可不要敝帚自珍呐。”

    酒桌上,拿了红包,少不得有些人要说些客气话。
    第(2/3)页